如性法師|課程規劃:《教學藍圖》
法師的教學藍圖
佛法介紹
課程包含了四聖諦、四法印、《釋量論》的第二品、之後也會介紹「二諦、四諦、三皈依」的概念;這是近幾年尊者在講法時一再強調的觀念──對初學者來說,學習佛法應該先從「二諦」著手,從二諦延伸出「四諦」,從四諦再談論「皈依」。
《釋量論》的第二品,由於在課程中會出現眾多名相,如果想要學習此課程,應該先學《攝類學》、《心類學》等基礎課程,了解那些名相的意涵。
透過這些課程,先約略了解內外道對「前後世」、「苦的根源」、「如何解脫」等議題的看法有何不同;之後,如果你對於佛法產生了興趣,想要更進一步探索佛法更深細的內涵,這時我們提到「佛法的傳承」。
佛法的傳承
佛法的傳承或內涵可以統攝在「見」、「行」兩者當中──「見」指的是怎麼想,「行」指的是怎麼做。
在佛法裡非常強調「見行合一」這個觀念──你怎麼想這件事情?在想通後,你如何去實踐?想清楚再做,這樣才有可能達到目標。
如果以佛法的術語來介紹,所謂的「見」強調的是「緣起見」,「行」強調的是「無害行」;最究竟的緣起見稱為「空正見」,最圓滿的無害行是以「菩提心」為動機所做的六度四攝。換句話說,可以將佛法的內涵統攝在「空正見」與「菩提心」兩者當中。 - 關於「見」的部分,我所設計的課程包括了《緣起讚》、《略論》的毗婆舍那,如果有機會的話──《入中論善顯密意疏》。不過如果想要學習這幾門課,都必須先有《攝類學》、《心類學》,甚至《因類學》的基礎。 - 關於「行」的部分,當我們認同佛法的見解後,要進一步去行持;在這方面,我所設計的課程包含了《道次第》以及修心的教授,例如:《入行論》
法師給初學者的建議
在學習後,如果你能約略認同佛法的觀點,但又覺得「我沒有太多時間、心力學習基礎課程」,這時你應該先學習《道次第》。為什麼?如果你真的認同佛法的中心思想,並且想要改善自己,你就應該往修行的方向前進;而在眾多修行的教材當中,《道次第》的內涵最完整。因此,我的建議是:你應該學習《道次第》。
基礎課程中,《攝類學》強調的是「境」;《心類學》強調的是「認知」;《因類學》強調的則是:「對境時應該如何思考?我的思惟理路有沒有缺陷?我這樣想到底對不對?」